- A+
西药处
医药生物部 供图
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医药生物发明审查部(下称医药生物部)始终将审查质量视为专利审查工作的生命线,持续加强审查质量管理,切实落实同领域牵头责任。近期,医药生物部西药处、化妆品处凭借出色的质量保障能力与创新管理实践,获评2024年度局专利审查质量保障优秀处室。获奖处室以党建引领为舵,以人才培养为基,以管理创新为翼,在专利审查提质增效的征途上书写了亮眼篇章。
温暖凝聚奋进力量
审查队伍审龄“两极化”(审龄20年以上的审查员占比超六成,审龄5年以下的审查员占比近四成)是西药处的人员结构特点。面对经验与活力的天然张力,西药处并未简单依靠制度“削峰填谷”,而是秉持“以管为辅、以理为主”的核心理念,让每一份才华都有处安放,让每一颗心都被温柔以待,走出了一条兼顾效率与温度的管理之路。
领导示范,激发活力。西药处注重方向引领,处室领导以身作则,不断提升政策理解与问题分析能力,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。通过开展药品专利权期限补偿制度审查标准研究、建立小分子重磅药物技术动态发布机制、实施重要创新主体技术聚类审查等一系列创新举措,西药处切实增强了处室审查员的荣誉感、获得感和价值感。
能力提升,厚植根基。西药处深谙“磨刀不误砍柴工”之理,始终将提升审查“三力”作为专利审查提质增效的根本。西药处联合兄弟处室开展法律案例研讨,丰富专利审查策略;组织智能检索系统底层逻辑和运算规则培训,拓宽成员检索思路,促进检索效率提升;赴多地开展专业技术实习、实践及产业调研,强化成员守护创新的使命感;发布“一图看懂前置审查”可视化操作指南,涵盖重点关注事项、系统操作流程等核心内容,助力工作高效推进。
人文关怀,凝聚人心。西药处将业务工作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,为审查员创造成长机会,拓宽视野、提升能力。西药处通过张弛有度的管理,既坚持标准统一,又鼓励自主成长。处室团队中既有经验丰富的智者长者,又有精力无限的年轻伙伴。西药处一方面注重发挥资深审查员的“传帮带”作用,让其将优秀经验从“个人绝活”变成“公共财富”;另一方面充分激发年轻人的活力,由年轻审查员手把手帮助老专家们使用辅助检索工具,实现经验与技术的“双向奔赴”。西药处处长王莹表示:“我们始终关注每个人的内心需求,提供情绪价值,不断增强团队凝聚力。”
创新激活内生动力
“以‘最优解’思维统筹资源,谱写质量保障精彩篇章”是化妆品处一直坚持的理念。面对新形势新变化带来的各类新问题,化妆品处以系统思维破局、以创新机制赋能,实现质量、效率和人才建设的协同发展。
精准摸底,快速响应。困难是试金石,更是磨刀石。“面对处内审查人力减少、库存与推送案件增加的挑战,处室精准摸底,多方面多层次统筹优化调整。”化妆品处处长田晓明表示。化妆品处制定“质量保障+业务指导”双轨方案,整合流程,优化分工,确保各项业务工作全流程畅通,力促质效双提升。同时,化妆品处强化思想引领、凝聚队伍力量,开展集中动员会与谈心谈话,鼓舞处室成员干事创业的精气神。处室全员通力配合,高质高效完成各项业务工作,审查质效持续提升,任务完成屡创佳绩。
优化流程,提质增效。化妆品处将业务指导、课题研究、人才培养等工作与专利审查工作统筹规划,明确工作流程,保障顺畅运转;建立分级分类质控机制,开展实审抽检、前置核查和专项会审,全力保障审查质量;打造“妆点医心”业务学习品牌,举办技术讲座、产业调研和庭审观摩,完善处室培训体系,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和共享机制,多维提升审查“三力”。处内人员感叹道:“这些培训既纾解疑惑,又开拓视野,让我们对案件把控更有信心。”
发挥作用,担当作为。化妆品处主要承担化妆品和抗体偶联药物两大领域的专利审查任务。针对两个技术领域,化妆品处打造审查专家团队,开展与各地方专利审查协作中心的线上交流活动,撰写典型案例并汇总成集,充分发挥同领域核心作用。通过“量才适用”策略,化妆品处选派资深审查员承担质检与课题研究工作,推荐青年骨干参与国际人才培养计划以及“医耀研学”“关键小事”等项目,实现“业务研究与实践能力转化闭环,个人成长与集体目标同频共振”。
西药处的人文温度、化妆品处的迎难而上,共同绘就了医药生物部质量保障工作的生动图景。两个处室虽路径各异,却殊途同归——以党建引领凝聚合力,以创新管理破解难题,以人才培养夯实根基。
“成绩属于过去,奋斗成就未来。”正如医药生物部相关负责人所言,关注每位成员的内心和成长,用个体的最优解,合成集体的最大解。大家思想上一致、任务上齐心、执行上同步,将以坚强稳定的内核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。在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上,这些优秀处室的经验将成为医药生物部的宝贵财富,激励更多团队以匠心守初心、以创新铸卓越,为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。(本报记者 吕可珂 通讯员 张林森)
(编辑:刘珊)